“五月五,过端午,赛龙舟,敲锣鼓……”当童谣在幼儿园里响起,一场穿越千年的端午民俗之旅正式启程!光祈幼儿园以“感知民俗 趣味传承”为主题,为小、中、大班的孩子们量身定制沉浸式端午体验活动,让孩子们在玩中学、学中乐,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【小班组:感官初探,端午“香”伴】
小班的萌娃们用他们的鼻子、小手和嘴巴,开启了一场端午感官之旅!
1. 香囊妙趣,指尖传情
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艾草、薄荷等天然香料,孩子们用小手拿起香料,装进彩色布袋,再系好绳子。有的孩子将香包举高比试,有的孩子骄傲地将香包挂在书包上说:“这是驱蚊小卫士!”


2. 朱砂轻点,汉服雅韵
“额头一点红,端午保安康。”孩子们排排坐,老师用朱砂笔在他们的眉心点上红痣。孩子们摸着额头咯咯笑:“我变成小哪吒啦!”汉服与朱砂的碰撞,让传统文化在童真中焕发新生。

3. 艾草悬门,粽香满屋
孩子们踮着脚尖,将艾草挂到教室门楣上,还念起了童谣:“艾草青,挂门前,蚊虫不敢来捣乱!”回家后,他们和家人围坐餐桌,咬一口软糯的粽子,甜甜地说:“粽子真好吃!”


【中班组:自然手作,端午“艺”趣】
中班孩子们化身“端午小匠人”,用艾草与巧手,将节日变成一场创意盛宴。
1. 艾草花束,自然馈赠
“老师,艾草的叶子像小扇子!”孩子们蹲在幼儿园的种植园里,轻轻剪下艾草,用麻绳扎成花束。一束束“端午绿意”被带回家,成为餐桌上的“天然香氛”。


2. 捶染艾草,布里生花
“咚咚咚!”孩子们挥舞小木槌,将艾草汁液捶染在棉布上,绿色的纹路渐渐晕染开来,变成了一幅幅独一无二的“艾草画”,孩子们骄傲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。

3. 木兰汤净手,仪式感拉满
孩子们模仿古人,将艾草、菖蒲泡煮成“木兰汤”,排队净手。小手浸入温热的汤水,轻轻揉搓。

【大班组:竞技狂欢,端午“趣”战】
大班哥哥姐姐的端午,是一场充满挑战的“民俗运动会”!
1. 套粽争霸,手眼大考验
“瞄准!套中!”孩子们手持圈,瞄准粽子玩偶。有的孩子屏息凝神一击即中,有的孩子急得直跺脚:“粽子宝宝太调皮啦!”

2. 射五毒,勇士出击
“射中蝎子!我是小英雄!”孩子们手持玩具水枪,瞄准球篮上的“五毒”(蛇、蝎、蜈蚣、壁虎、蟾蜍)。每当射中目标,全场便响起欢呼声:“打跑坏虫子,端午平安!”

3. 粽里寻豆,指尖上的速度
“开始!”随着老师一声令下,孩子们将手伸进装满糯米和豆子的盆中,快速翻找隐藏的红豆、绿豆。小手在糯米里搅动,笑声与“我找到了”的呼喊此起彼伏。

4. 划龙舟,气贯长虹
“呼——呼——”孩子们坐上自制的“龙舟”,握着划桨用力划动。“龙舟”在“河道”上飞速前进,最先到达终点的小组欢呼雀跃:“我们赢啦!龙舟赛冠军!”

5. 粽子保龄球,萌趣大碰撞
“粽子保龄球”滚向“球瓶”,孩子们或闭眼祈祷,或双手合十。有的孩子的“粽子”偏离轨道,引发全场爆笑,有的孩子一击全中,引得全场欢呼。

【童心传承,文化“活”起来】
从香包的芬芳到龙舟的欢腾,从艾草的绿意到粽子的甜香,孩子们在游戏中触摸传统、在体验中感受文化。大朋友们纷纷点赞:“孩子回家后主动教我做香包,还说‘射五毒’能驱邪!”“幼儿园把端午过出了新花样,传统文化原来这么有趣!”

这个端午,祈幼的孩子们用童趣解锁传统,用创意点燃热爱。愿孩子们在文化的滋养中,成为有根、有梦、有爱的中国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