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是大自然永不疲倦的魔法师,总在无形间施展奇妙魔法。
一、活动缘起
户外活动时,孩子们追着被风吹动的落叶、彩旗跑,风拂过发丝,吹起衣角,瞬间点燃了他们的好奇心。
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科学领域指出“幼儿科学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,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,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”。风是孩子们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自然现象,但风没有具体的形态,但又能亲身感受到,那风在哪里呢?于是,基于孩子们的兴趣,成都市温江区光祈幼儿园大五班踏上了一段捕捉风、感知风、解密风的旅程。让我们一同跟随孩子们灵动的目光,揭开风的神秘面纱!
二、风在哪里
风是无处不在的,但看不见又摸不着。那风到底在哪里呢?孩子们走出教室,来到户外,和小伙伴们一起寻找风。通过观察,孩子们发现了风的“踪迹”,知道了不管是在户外,还是待在室内,风就在我们身边。

三、风从哪里来
在感受过风的神奇后,皓闻不解地问:“风一会儿吹到东,一会儿吹到西,那它到底是从哪个方向吹过来的呢?”带着孩子们的好奇,老师和孩子们通过查阅资料、观看视频,了解到风向标是指示风向的仪器,一般是安在高杆上的一支铁箭,铁箭可随风转动,箭头指着风吹来的方向。
在认识风向标后,有孩子提出想制作一个风向标来测量风向。于是,孩子们来到美工区,找来了杯子、吸管、双面胶、剪刀、彩色卡纸、回形针、粘土。他们先用彩卡纸剪出箭头和宽大尾翼,剪开吸管,将卡纸插进去,用回形针、黏土把它们固定在杯子上,一个个简易风向标就做好啦。
制作好后,孩子们在操场上尝试测量风向,感受风的方位,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。在测定风向时,孩子们都不由得感叹道:“好神奇啊,风向标真的能测量出风从哪里来呢?”

四、风力的奇妙发现
成功制作出风向标后,孩子们在户外测量风向时,轩轩突然喊道:“为什么风向标有时慢悠悠转,有时飞快转?”这个疑问引发热议,新的探秘之旅随即展开。老师用风扇模拟风力,再播放台风视频,孩子们看着风扇转动和对比视频中台风的威力后恍然大悟,惊叹道:“原来风有不同大小,台风力气也太大啦!”

五、关于风的讨论
随着对微风、大风、台风的认识,孩子们对风的探索热情愈发高涨,也有了新的思考:风对我们的生活到底有什么影响呢?风究竟是我们的朋友,还是偶尔的“小麻烦”呢?大家看法不一,于是一场关于“风是好的还是坏的”的辩论赛在班级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。
孩子们通过投票确定了自己要辩论的观点。

正方观点:风是好的
正方的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,大胆地说出了各自的看法。

反方观点:风是坏的
反方的孩子们也不甘示弱,表达了风有危害的观点。

激烈的班级辩论赛结束,小朋友们了解到风具有两面性,能给人们带来便利,也可能带来灾害。孩子们拿起画笔,用稚嫩的线条和鲜艳的色彩,绘出他们心中风的“好”与“坏”。每一幅作品都是一个小小的“观察日记”,藏着对自然现象的独特理解。

六、和风做游戏
认识了风的两面性,孩子们早已按捺不住,要和风玩游戏啦!
1.“纸”想和你玩
孩子们在草坪玩“‘纸’想和你玩”游戏。他们将纸放在胸前,迎着风欢快奔跑。风鼓起衣裳,孩子们的笑声随风飘满操场,尽情和风欢乐互动~

2.我和风的较量
孩子们拖着阻力伞奔跑,风把伞吹得鼓鼓的,使劲儿往后拽。可小朋友们不服输,脚步蹬得更有力,小脸上满是“一定要赢过风”的认真,笑声、风声混在一起,这场和“风朋友”的较量,有趣又超有劲儿。

3.风铃飘飘
在“风铃飘飘”活动里,孩子们先认真做风铃,裁剪、粘贴,把对风的期待藏进彩纸铃铛。做好后,大家捧着风铃找有风的地方挂好,风一吹,风铃叮当晃起来,像风在和孩子们玩“摇铃铛”游戏,每声轻响,都是孩子的欢乐互动。

在这场探索之旅中,孩子们从最初对风的好奇发问,再到参与一个个充满趣味和挑战的活动,深入了解风的奥秘。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观察、收获了知识,在心中种下了科学探索的种子,更培养了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