缘起
一天游戏时间,小一班的孩子们正在玩“大风吹”的游戏,当老师说到什么颜色时,衣物上有相应颜色的小朋友就要立刻像风儿一样“吹起来”。你听,“风婆婆吹起了‘身上带有白色’的小朋友”,大家左看看、右看看,这时,采儿对着一旁的冉冉说:“你的裤子上有白条条,你也要被吹起来。”听了采儿的话,大家都开始寻找自己身上的颜色。
游戏中,关于色彩的话题总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注意,很多孩子愿意积极参与关于颜色的讨论。四岁的孩子正处于色彩敏感期,对各种各样的颜色非常敏感,并有着浓厚的探索欲望。基于孩子们的兴趣和需要,小一班“奇妙的色彩世界”便应运而生。
寻色——颜色大调查
陶行知先生曾说过:“大自然、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”。为了丰富孩子们的感性经验,老师带领着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开展了颜色大调查的活动。
回到教室后,孩子们仍然意犹未尽地讨论:刚刚的植物、动物们都有着很漂亮的颜色。有孩子提出疑问:这些颜色好漂亮!我们能不能在教室里也看到它们呢?
老师意识到这是一个十分有价值的问题,于是追问:有没有什么工具能帮助我们把眼睛看到的美记录下来呢?孩子们立马回答:有照相机、画笔、手机……
经过讨论,孩子们一致决定用画画的方式把自己在园内、生活中观察到的色彩记录下来,大家找来工具和画纸将自己寻找到的色彩一一记录下来,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与记录。
通过自己的观察与记录、倾听同伴的分享,孩子们对色彩的认知经验也再一次得到提升。
探色——神奇三原色
经过一系列的分享与交流,有细心的小朋友提出了自己的发现:好多小朋友都发现了红色、黄色、蓝色,他们出现的次数是最多的!《3—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科学领域中指出:“支持和鼓励幼儿大胆联想、猜测问题,并通过实验验证。”为了解决孩子们的疑问,基于科学的理念指导,我们开展了综合活动《认识三原色》,带领孩子们了解并探究三原色,一起来看看吧!
在众多色彩中,有三种不能再分解的基本颜色,叫做三原色,它们是谁呢?
“原来他们就是三原色,我们之前也用过三原色的颜料来画画!”有孩子迁移了自己在美术活动中的经验。
既然孩子已经提出了活动的需求,老师当然要满足啦!当老师拿出红、黄、蓝三种颜色的颜料时,又有孩子提出了需求:老师,我一会儿想画绿色的草,有没有绿色的颜料呢?
采儿:“我知道,你拿黄色和蓝色混在一起就可以变出绿色了。我妈妈带我玩过变色游戏!”
听到“变色游戏”,孩子们都很感兴趣,纷纷表示自己也想玩这个游戏。此时孩子们的探索欲望达到了顶峰,为了满足这一需求,老师立刻表扬了提出解决方法的孩子,并立刻将活动内容由绘画调整为变色。来看看孩子们都变出了哪些颜色吧!
通过同伴交流与游戏,孩子们对三原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,知道了三原色分别是红、黄、蓝,并且可以通过两两组合,变出新的颜色,多么神奇呀!
赏色——艺术中的美
三原色的探索引起了孩子们的回忆,想想说:“上次我在幼儿园楼道看到了一幅画,里面就有三原色,还有横的、竖的直线。”原来想想看到了楼道里那幅蒙德里安的经典作品——《红、黄、蓝的构成》。
《3-6岁儿童发展指南》中提出:“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。”基于幼儿的已有经验,我们共同走进艺术大师世界,欣赏了名作:《星月夜》、《向日葵》、《唐三彩》,通过作品中丰富、明亮的色彩,感受色彩带来的美妙体验。
借助大师的作品,孩子们在欣赏和感受色彩之美的过程中,在内心萌发起了创造美、表现美的种子。
玩色——趣味涂鸦
了解了生活中、自然中、艺术中的色彩之美,孩子们又有了新的主意:想去美工区的涂鸦墙玩三原色、想去幼儿园的涂鸦区用颜色创造……有的孩子用滴管吸取红、黄、蓝颜料玩滴色游戏,画面里仿佛下了一场彩色的雨;有的孩子将小小的弹珠裹满了颜料,似乎在带着弹珠旅行;还有的孩子来到幼儿园的涂鸦区为透明小雨伞穿上一身漂亮的衣服……颜色可真神奇呀!
在一系列的活动中,教师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入手,通过寻、探、赏、玩等多种渠道,激发幼儿对色彩的探究和兴趣,在活动中发展幼儿自主性、积极性、活动性、参与性。整个活动过程不仅调动了幼儿的原有经验,激发了幼儿对颜色的喜爱,同时也促进了幼儿的观察力、创造力、审美能力的发展。孩子们在感受到自然的奇妙、生活的美好的同时,也将会更加善于发现美、感受美、表现美,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次的探索与创造。